4月29日下午,教师发展中心特邀我校教学名师、师德先进个人、会计与金融学院会计系孟君副教授为我校近200名教师作了题为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—以课程为例》的线上讲座。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混合式“金课”的建设及申报进行解读和分享。

“近几年来,我国教育部提出的‘双一流’怎么解释?”、“陕西省教育厅提出的‘四个一流’又是什么?”、“‘一流课程’、‘金课’怎么理解?有何特征?”、“未来,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发展的趋势怎样?”孟君老师为我们一一作了解答。她谈到,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,是体现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理念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同时也是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短板、瓶颈、软肋,是一个关键问题。习近平总书记说,评价学校好与坏的根本标准是“立德树人”的成效,而课程正是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的具体化、操作化和目标化的结果。课程是教育最微观、最普通的元素,但是要解决的却是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。

教学名师、师德先进个人、会计与金融学院会计系副教授 孟君
她还提出要以评审标准来确定混合式“金课”的建设。要做到课程定位符合“两性一度”的原则,课程基本规范能得到充分展示;教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,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能得到充分体现;教学团队实现传承与发展,示范引领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。在混合式“金课”的申报方面,孟老师以她实际成功案例告诉我们,专业课应按照专业毕业要求来撰写课程目标(OBE),而目标要强调知识、能力、素质、价值四位一体,同时课程目标应融入“课程思政”的要求,应做到明确、聚焦、能落地。
最后,孟君老师总结到,“混合式教学”是将在线课程的优势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,混合式教学现已成为趋势,不仅要注重课程建设成果的积累,还要借助教学团队的力量共同建课。力争在课改过程中,努力建成一支具有高水平课程负责人、人员结构合理、学缘配置优良、执行力强、勤奋吃苦的老中青三代结合的优质教学团队。
学校开办名师大讲堂旨在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,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,进而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、教学水平高、教学效果好、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。希望广大教师以孟君老师等名师为榜样,今后能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成为校级、省级、国家级教学名师。
人物链接:孟君,会计与金融学院会计系骨干教师,副教授,经济师,2019年校级教学名师,2016年校级师德先进个人,西安市会计学会理事会理事,西安交通大学访问学者。已在国家重点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,核心期刊论文9篇;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12项,编写专业课程教材5部;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。2015年主持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子项目“《成本会计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”;2019年所负责的课程《成本会计》被陕西省教育厅认定为“陕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”。
来源:教师发展中心